劉亮程的成功向我們展示了一個作家在文學創作中持續挑戰自我的重要性。他的努力和勇氣為其他作家樹立了榜樣,鼓勵他們在創作道路上不斷嘗試新的領域和形式。這種勇于突破自己的精神是文學創作中的寶貴財富,它推動著文學的發展和創新。
【資料圖】
讀完劉亮程的《本巴》后,我深深被其獨特的敘事風格、深刻的思想和引人入勝的故事所打動。這本小說不僅是一部文學作品,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它讓我對自己和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激發了我對文學的熱愛和探索的欲望。
《本巴》從蒙古族史詩《江格爾》中抽取元素進行當代創編,但他并非簡單地還原式重述,或者進行現代性的反思,而是在敘述中將“作者”轉化為“講述者”,激活古老史詩的活力因子,讓詩性智慧在理性時代重獲生機。文本兼具卡爾維諾的靈巧氣質和喬伊斯的象征品格,同時又是根植于本土文化多樣性的嶄新藝術創造,返璞歸真,舉重若輕。
作品淡化了原史詩的族群性和地方性色彩,但它所蘊含著的中國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內涵,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路徑,顯示出認識、弘揚、再造傳統的當代路徑,傳統即創新,它并不是復古與擬古,而是經過現代性洗禮后的革新與發展,讓傳統的魅力與活力蘊藏在當代性之中。
作為重新鍛造出的可譯性文本,它既是歷史的童話,又是文化的寓言,既是如夢如幻的中國故事,又是浩瀚共情的世界文學,寫意指向于文化的展演,抒情抵達哲理的思辨,厚重的歷史煥發出文學的輕盈,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世俗化時代“祛魅”之后的“復魅”,“天真之歌”與“經驗之歌”的辯證交融,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當代生活中的巨大潛能。
《本巴》讓人想起《巨人傳》的狂歡、《堂吉訶德》的天真,以及卡爾維諾式的輕盈。這本小說創造了一個寫給成人的童話世界,其中融入了對成長的思考和對另一個時問里的自我的探索。
就像哈日王的那兩只眼睛,一只看見清醒,一只看見睡夢。在《本巴》中,人們在搬家家,捉迷藏,做夢夢的游戲里化解了戰爭的殘酷,也在人生的各個階段奔赴著他們25歲的青春。這些過程中,他們體現了一種“當局者迷”的大智慧。
小說中有一句話說:“你們從來沒有站在局外看看自己的生活,所以從來不懷疑這樣的生活到底是什么。”這句話道出了人們對生活的盲目與迷失。然而,《本巴》給予了人們一個機會,讓他們站在局外,審視自己的生活,思考生命的意義。
?
本巴是人與萬物的母腹,是每個人都會流連和向往的生命之故鄉。無論我們經歷怎樣的成長、成熟和衰老,我們終會明白,年老也是一處遙遠的家鄉。我們會走到那里,那里的家鄉雖然不復本巴的青春面貌,卻依然可以追尋童年的純真夢境。
《本巴》將我們帶入了一個奇幻的世界,讓我們重新思考成長與夢想的關系。這本小說不僅是一次文學之旅,更是一次心靈的探索。它將成為一部經典之作,引領讀者進入一個成人的童話世界,追尋純真夢境的美好。
總的來說,《本巴》是一部令人難以忘懷的作品。它通過獨特的敘事風格和深刻的思想,給我帶來了閱讀的愉悅和心靈的觸動。
這本小說讓我重新審視自己和世界,也讓我對文學的力量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我相信,《本巴》將成為當代文學的經典之作,留下深遠的影響。
我期待著劉亮程未來更多的作品,希望他的成功能夠激勵更多的作家勇于突破自己,為讀者帶來更多優秀的作品。
第838期
戳”閱讀原文“,我們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