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港姐競選16強 1號吳詠婷 2號黃泳嘉 3號鄧凱文 4號王怡然 5號梁倩淇 6號胡睿涵 7號毛志琛 8號姜依寧 9號潘明璇 10號陳霈錤 12號梁晶晶 13號陳曉彤 14號陳怡名 15號莊子璇 16號郭珮文 17號王敏慈
|
羊城晚報記者 胡廣欣
擁有51年歷史的香港小姐競選是幾代人的集體回憶,這臺選美盛事為何能經久不衰?其報名規則有哪些細節?如何看待2023年港姐競選出現的自媒體博主報名參賽、熱門佳麗中途退賽、佳麗粵語水平參差等現象?
就此,羊城晚報記者專訪了香港小姐競選節目統籌經理何小慧,聽她親自解答關于港姐的“十萬個為什么”。
報名規則如何制定?
兼顧時代環境和港姐標準
不同于世界小姐、環球小姐等選美賽事,香港小姐競選對報名者的外形和身高沒有硬性規定,但有四項必須滿足的條件:參賽者需持有香港身份證或護照,年齡需要在17至27歲之間,需未婚和從未懷孕,必須由一名提名人進行提名。
提名人制度是香港小姐競選的特色之一,設置這個制度的原因是什么?何小慧解釋,提名人制度已經沿用多年,本意是發掘更多優秀女性來報名參選:“如果在生活中覺得某位女生很適合參加港姐競選,就可以向大會提名這位女生。提名人可以是社會各界知名人士,也可以是身邊的親朋好友。”如果獲得公眾人物的提名,參賽者在初試階段自然會得到更多媒體的關注。比如2018年,香港女藝人黃夏蕙提名她的干女兒林昕雨參賽,本屆參選佳麗潘明璇的提名人則是2017年港姐冠軍雷莊兒。不過,提名人只是一塊“敲門磚”,并不能決定參選佳麗能走多遠。由母親擔任提名人的佳麗不在少數,這也顯示出港姐延續幾代人的影響力。
年齡范圍是歷年港姐報名規則中改變最多的一項:年齡上限不斷放寬,從最初的25歲變成現在的27歲。何小慧表示:“現在的女孩子學歷很高,很多時候讀完書都接近26歲了。所以近年來港姐競選對佳麗的參選年齡進行調整。”至于未來的年齡上限是否可能進一步上調,何小慧認為要看整體社會環境的變化。
對于“未婚未育”這一報名規則,何小慧表示,香港小姐競選有自己的標準,目前暫無打算更改這一規則:“往屆我們也遇到過有人虛報年齡或婚姻狀況,一旦發現就要剝奪參選資格。如果已經拿了獎,也會收回獎項。港姐始終有自己的規則和要求,參賽者需要遵守,不然這個賽事沒法延續51年。”
粵語是必備技能嗎?
粵語水平或會影響觀眾緣
本屆港姐競選中,有內地生活經歷的佳麗比往年增多,佳麗們的粵語水平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何小慧解釋,港姐競選對報名者在香港的居住年數沒有規定,只要持有香港身份證或護照即可報名。“我們只關注佳麗的素質。今年情況很不錯,報名的佳麗無論身材和相貌都比較平均,這對主辦方來說當然是好事。”
何小慧坦言,香港小姐是一個本土的選美盛會,粵語是必須掌握的。港姐培訓中沒有設置粵語課程,但何小慧認為佳麗們應該多說多練。因為粵語水平或會影響佳麗的觀眾緣,也影響她們是否能在比賽中流暢、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對粵語一般的佳麗而言,難度的確更大。但我相信她們參選的第一天就明白這個道理。港姐的職責之一就是宣傳香港文化,她們必須證明自己能做到這件事。”她以“最美港姐”朱玲玲的例子鼓勵所有佳麗:“朱玲玲參選時,粵語也不算流利,但她同樣能通過努力贏得觀眾的心。”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香港小姐是否會考慮增設內地分賽區,或者設置與內地相關的獎項?何小慧認為,內地女性更適合報名參選國際中華小姐:“TVB有兩大選美節目,一是香港小姐,一是國際中華小姐。我們以往也在內地舉行過中華小姐的比賽,吸引了不少內地佳麗參選。”國際中華小姐始于1988年,從2020年開始停辦至今,但何小慧認為該賽事仍然有復辦的可能。
歡迎自媒體博主參選嗎?
希望用心參選而非蹭熱度
今年有不少自媒體博主報名參選港姐,并在社交平臺上揭秘港姐面試流程,何小慧關注到這個情況,并表示主辦方會一視同仁:“港姐競選是開放的,只要你投遞了報名表并符合標準,我們都會給機會。”不過,自媒體身份不會成為參選港姐的加分項:“最重要的問題是:你來港姐面試的目的是什么?有的人只是想來見識一下,而不是真的想參選港姐。我們在面試的時候一聊天就知道了。有些人只是到電視城門口給記者拍拍照,面試喊名字的時候就不見了,這種情況自然沒法入圍。但我們阻止不了符合參選標準的自媒體博主報名,這是她們的自由。”
今年,在第二輪面試之后陸續有熱門佳麗退選,引發外界關注。何小慧認為,退選的原因之一是比賽形式的改變:“我們今年做了一個面試總決賽,讓觀眾更早見到這批佳麗。有些佳麗可能在這個階段就感覺到很大的壓力,覺得自己不合適,就選擇退賽。”還有一些佳麗因時間不合適而退賽:“參選佳麗要為港姐競選預留出兩個月的時間,參加我們的培訓課程、海外拍攝以及各種公開活動。佳麗入圍面試之后,我們也會跟她們說清楚這個情況。可能很多人一開始并不清楚,或者沒想過自己可以進入面試,導致自己本來已經有安排而沒法參與港姐競選,因此只能退賽。”
港姐離圈是人才流失嗎?
可以在不同領域發光發熱
通過參選香港小姐而進入演藝界,曾是許多女性的夢想。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港姐沒有留在演藝界發展。對TVB而言,這是否是一種人才流失?何小慧認為:“我們不會這樣想。香港小姐做了51年,口碑非常好。我們有很多佳麗沒進演藝界,而是在不同領域工作,她們都能得到很多人的贊賞。港姐培訓會對她們的儀態、舉止、化妝、穿著進行指導,讓她們更了解自己,更自信地展現自己的特質。所以,即便沒進演藝界,但參選過的佳麗也愿意鼓勵其他女性報名參選港姐,因為在參選過程中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在她看來,為TVB挑選藝人并非港姐競選的唯一目的,TVB與佳麗之間是雙向選擇的:“港姐競選是TVB的大型節目,我相信不少佳麗報名參賽的原因是希望參加演藝工作,而在為期兩三個月的訓練過程里,我們也會發現一些佳麗有潛力從事這一行業。”入圍16強的佳麗將得到TVB監制面試的機會,“有些女孩子打算參選完就回去讀書或過自己的生活;也有人有興趣進入演藝界,就會去參加監制面試。”